请选择行业
请选择职位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普通本科生腾讯逆袭之路

时间: 2014-12-04 13:51   作者: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点击次数: 
 
  我是一名来自非985非211的普通高校的再普通不过的工科生,没有名校背景,专业成绩不算好,英语也一般,以至于在一年前,我所设想的毕业目标里,从未出现过BAT的字眼。
  此刻,2014年已接近尾声,坐在图书馆敞亮的自习室写着这篇文章,回想起这一年来度过的日日夜夜,也回想起身边曾走过的那些人那些事,翻开手机里的那条Offer通知,内心并没有像最初设想的那般欣喜若狂,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温和的期许。
  我并不是传统的“校园牛人”,相反在很多方面我不及身边的朋友优秀,这一年来我无数次的造访应届生论坛看前辈们的经验来鼓励自己,也几乎把立知app里的求职课程全部看完,疯狂的时候,更是拉着社团里同届的小伙伴熬通宵模拟面试…终于从一年前的懵懂迷茫,到现在拿到还算不错的offer,除了需要向太多的朋友表达感谢,也希望用文字记录下我的这一段经历,以期小小地帮助其他的同学,算作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回馈。
  总之我想表达的是:真的没有谁天生就能拿到好Offer,学校和出身不好也没关系,只要用心地准备和踏实地努力,你一定能收获你想要的未来。

  言归正传:
  2014年初,腾讯产品岗暑期实习群面失利
  大概三月的时候,听说鹅厂开始招暑期实习生,没想太多就一股脑的做完了网申。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能参加这样成体系的面试,已是最为重要的经验。网申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投个简历,后来笔试名单出来一查,过了,然后没想太多很安心地准备笔试。
  笔试当天早上搭车赶到考场,发现几乎整栋楼都被腾讯包了,甚是壮观。笔试的题型比较丰富,但总体不难,有很多数据图表分析题,比如看销售额判断结论对错之类的,基本上看清题目了很容易做对,工科生可能在这方面会有些许优势。要注意的是:题目量比较大,最后的两个大题没来得急细写,只是简单地答了下就交卷了,交卷时看见前面一位MM卷子的最后一面几乎是空着的...所以提醒大家,千万别在前面的题目上过于纠结,纠结完了也不一定能对,保证答题率很重要。
  笔试通过之后就收到了群面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正规的群面,印象里是10个人一组,围坐一个长桌,我在角落。同组的人大多是来自985高校,总之,我的学校和专业全无优势。题目是关于一个新项目有一定的预算该如何分配之类的。对于这个话题我确实没有太多的经验和见解,尤其是我这种有选择恐惧症的人,看到各个方向都觉得有必要投入,所以直接导致我在整个过程中的发言基本都没什么亮点,而当时我也不懂如何跳出问题本身从团队角度来做出贡献,所以,表现平平,就是我处女群面的答卷。当时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整个房间内就我们一桌面试者+1名面试官,而全过程中那位面试官却全程坐在房间角落的一张小桌前看着电脑,几乎没有怎么转头看我们这边,直到最后陈述时才走过来听了我们的报告。所以我个人相信,群面的确是比较看重团队结果的,所以也常听到有的组出现了全挂或全过的情况。
  刚刚走出酒店大门口,掏出手机查看状态,就得知自己已经挂掉了。
  虽此前也料想到结局总归如此,但只有在那一刻,站在川流不息的宽阔马路边,才能真切地意识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腾讯之旅,还没有开始真正有挑战的单面和HR面,就早早地淘汰在了茫茫人海中。容不得太久的消沉,接下来的数周时间,我又陆续面了几家企业,虽然基本都以失利收场,可我在那个时候能做的,除了坚持,也只是坚持。所幸的是,后来还是在民营企业拿到了一份暑期实习工作,做和互联网产品相关的内容,也算是利用秋招前的最后一个假期补了补自己的短板。
  8月,圆梦腾讯产品培训生
  说起来惭愧,在听说2015腾讯产品培训生秋招信息的时候,离网申截止只剩三天了。今年BAT三家校招都启动得特别早,以至于我差点因为没日没夜地实习而错过网申Deadline,想来确实有些后怕,若不是CM姐及时的提醒,我估计只能去霸面了...
  话说回来,有了之前的面试经历,加上暑期实习的一些积累,这次再去面试的时候,和几个月前的心态已是截然不同。虽然几个月前网申和笔试都顺利通过,但是这次却还是更加认真的对待了每一个环节,毕竟,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这次网申前,我特意修改了简历中很多的细节,增加了许多腾讯可能会care的关键词,“体验”“产品”“交互”“逻辑”这样的字眼更是少不了。后来确实也没出意外,顺利通过网申。与暑期有所不同的是,秋招的笔试变成了在线测评,这也是很多企业招聘的趋势,对于这一块没有太多建议,多做做行测题练手就好。几天后我和协会里很多伙伴一起,进入了面试环节。
  又到了群面的环节,心中只有一个声音:一定没问题。
  候场的时候,我脑海里不断重复着几个月来积累下来的一些案例,因为H哥、KK等人在我前面面完出来了,所以也是第一时间问到了他们的题目。不过后来进场发现我的题目果然不一样,好在还不难:设计一款新产品,有十几个功能选项,要从产品的角度选出3个符合题意的留下。先是自我介绍,我说了自己的姓名,以及简单的介绍了以前做过的微信平台、实习时负责的项目。个人认为,在群面中过分低调是没必要的,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亮点展现出来,但是切记拿捏好措辞和语气,不可让大家闻到骄傲自夸的味道。说白了,五个字:谦逊而有力。
  群面我并不是第一个发言,但是在后来的讨论中,我逐渐成了Leader。说实话我并不喜欢给面试者贴上Leader、Timer、居委会大妈等等这样的标签,我始终觉得为了成为某个角色而去扮演一些特征的行为是十分不合理的,若大家都知道该这样去做了,面试的初衷又在哪里呢?人们总是有一套理论用来告诉别人,但在事情发生时往往用的是另一套理论。我所理解的群面,就是面试者正常展现平日积累、修炼深度的机会。不用刻意地去成为某个角色,做好自己就够了。最终,我们组的讨论整体进行得比较顺利,我们汇报结果的时候,其中一位年轻的HR哥哥不断地微微点头,这给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很大的信心。有个小细节是:我们队里总结的那位学姐却漏掉了一些之前讨论出来的重点,所以在HR问我们有无需要补充的时候,我当即站起来进行了补充,同样也是收获了面官哥哥肯定的目光。走出会议室的时候,自己对这次群面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并不是觉得一定能过,更重要的是自己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群面下楼之后,我们一组的伙伴建了微信群以便及时交流。简单吃了点东西就回学校了,当然一路上是不停地查询状态...虽然感觉问题不大,但心情还是很迫切的。终于在回寝室的路上发现状态变成了“初试环节”,忍着内心的激动,就冲回寝室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面试了!
  说实话,在专业面之前还是十分紧张的,手里拿着自己的产品文档不停地回忆项目的所有细节,直到轮到我进场,将文档交给面试官。面试官看上去30多岁,一位很温和的女士,笑着对我说“请坐”。然而他对我的产品文档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简单的翻阅了一下就让我自己开始描述。我就按照产品的概念、人群、运营这几个角度尝试着对她解释,很囧的是,在我balabala地讲我如何运营如何推广如何获得粉丝的时候,她突然冷冷地来了一句“你不是说产品的模式还不是很明确吗,为什么不先摸清楚再推广?”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因为对于这个点,其实在做项目的时候并没有想得那么多,只是觉得有什么可以做就做了。果然我勉强的回答没法让她满意,她索性也就不追问了,转而问我对什么互联网产品感兴趣,我马上就脱口而出嘀嘀打车(这应该算是她听到的不算多的回答),然后简要的说了一下我为什么看好滴滴,并且告诉他我觉得滴滴可以优化得更好。果然她对此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就和她聊了聊我的一些个人想法,过程中她会对很多问题深挖,来判断是不是真正的有思考。大概对这个问题聊了20多分钟,差不多该说的都说完了。整个过程感觉她比较忙,一会看资料一会开电脑,中途还接过一次电话…汗…总之,给大家的建议是,自己的状态不要受影响就好。
  虽然过程中很忐忑,但是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成功的进入了HR面。总结的最大经验就是,一定要说自己了解的东西,千万别给自己挖坑。不然面试官深挖起来真是会有想死的心。
  之前有朋友说HR面试不怎么淘汰人,我也是以一颗平常心去和HR聊了很久。涉及到很多与产品无关的内容,比如我为什么要去做志愿者,为什么学电气想要做产品等等…我的建议是这个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不然随时可能出现减分项。只要走进面试场,我们就该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加分。面试,往往在我们不经意间就开始了。
  HR面完结束后不久,收到了BOSS面试的消息,相比于前几轮的激动与紧张,此时的心情,反而十分平静。回到寝室,改了改产品文档,躺下就睡了。第二天一早赶到面试场地,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进去的,囧,包里的蛋糕还没来得及吃就进去了。这次是一个感觉很有活力的大叔面的我,面试的内容和前面几轮的一些内容很像,不过中间有现场问过一两个很刁钻的问题,这里不多描述,都是从我描述的经历中进行延伸。每次被这样发问其实都会觉得很尴尬,一时间确实觉得有些难以回答,但我的经验就是:永远不要放弃!不要觉得自己答不好就淘汰了,其实很多时候面官只是故意施压罢了,每位面试者都会遇上这样的时刻的。冷静、从容、诚恳,就够了。
  面试结束,走出房间。可能是由于自我感觉表现不是很好,心始终悬着放不下来。在出口特意问了问工作人员若有结果何时会发,对方也只是笑笑没给答案。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就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了,一遍遍地刷着QQ交流群看看有无内幕,每一次,既想看到结果也不想看到结果,这种复杂的心情想必是每一位经历过的人都能够理解的,度日如年。
  这也是为什么,几天后当我正在图书馆写材料时,腾讯HR的来电突然响起的那一刻,我几乎是第一时间抓起电话冲到楼下没人的地方按下了接听键。嗯,终于,我接到腾讯的Offer了。电话那头HR姐姐的声音,我依然记得十分清晰,我用和她一样欢快而清晰地声音不停地感谢着.....挂掉电话,站在图书馆门口,给要好的朋友发短信报喜,也郑重地对所有人说:谢谢...
  这么久过去了,到现在写下这些文字时,那一幕幕依然深刻。我不想把我的经历当做吹嘘抑或说教的资本,只希望此文的故事,能给前进中的伙伴们些许参考与共鸣,就像以前很多人给我一样。未来的路还很长,愿看到这些文字的每一位,都能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前行。加油。

打印本页 | 加入收藏

上一篇:职场上“说话”有哪些讲究?    

关闭  
主要城市: 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长沙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