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行业
请选择职位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我对测试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诉求的思考

时间: 2022-12-29 16:06   作者: 老_张   点击次数: 
 
  前言
  周末和几个测试圈子里的大佬饭局上聊了一些职场和测试职业发展相关的话题,我将聊天的内容做了整理和阐述。
  见文章《测试工程师的职场发展二三谈》。朋友圈有测试同学对这篇文章提了比较深刻的建议,下面是他的评价和建议:
  评价:
  据说是大佬饭桌总结,有两点值得我学习,其一,职业素养已经容入日常生活;其二,执行非常快,据说饭桌结束总结就出炉了还是饮酒成篇。
  内容非常实用,不过也有缺点,其实从我个人看来,观点手段还不够尖锐。不过大佬们早已离开普通圈子太久,或者身边都是小辈,看得都是降维视角,面临不到普通圈子的问题。缺乏年轻的锋利和对生态大局的思考。
  建议:
  之所以思维不一样,是由于作为后来者,需要预测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如果风口的缩紧会让前进的道路变得模糊。
  毕竟我们已经失去了教育行业整整一条线,大厂福利开始缩水,而大佬们已经站在上层则感受较少。只有健康发展的生态才能让从业者感觉安全。
  营建生态才是核心与长存之道,才是解决岗位偏见与矛盾的根本手段。还有个人对企业的利益关供求问题,进一步提升这种我对于团队与企业的价值挖掘应该 成为探索的方向。
  反思了他表述的内容,将其中核心的点做了梳理。这篇文章算是对其中部分内容的一些观点和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测试圈子生态的思考
  其实测试的生态,说起来蛮简单的,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两极分化。有个梗:han d han ds,load loads,太贴切了。
  两极分化这个词,可以从下面三个维度来看:
  薪资
  我认识的测试也算不少,月薪上下限从8k到55k不一而足;从年薪角度来说,package10W到100W+的都有,我这里指的是单纯的技术岗位,不算管理岗在内。
  而且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点,绝大多数测试,薪资的天花板就是30K,对应年薪50W以内。这里的绝大多数,我可以给一个用户画像:
  工作经验:5-10年;
  第一学历:大专-本科;
  技术能力:会写点自动化代码,工具仅限于使用,不提造轮子,能把现成的轮子用好都没有几个;
  沟通协调:沟通能力一般,影响力仅限于小team,没有自己的代表作(owner一个大型的复杂项目并拿到好结果);
  学习成长:貌似买过几本书和技术视频,但几乎不怎么看,技术沙龙很少参加,定时复盘和自我思考更是没有,一直陷在自己的陷阱里不可自拔。
  技术
  聊完薪资聊技术,测试圈子,技术比薪资更加两级分化。有下面几种典型的案例:
  全能型大佬
  撸代码、写文档、沟通协调、owner项目、团队影响力等等,他们不是权威,却在公司或者测试领域有着让人不自觉信服的能力,很少有他们不懂或者听不明白的测试技术难题;
  一专多强型专家
  在某个领域是公司或者测试圈子比较知名的专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细分领域之外也可以触类旁通的快速上手或者提出可行的方案;
  指点江山型架构师
  这点其实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典型的特征是:各种专业术语头头是道,向上汇报PPT写的贼溜;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拉通对齐赋能抓手背景价值切入点顶层设计底层逻辑,就差直呼好家伙了。
  一聊就是你的方案不可行太辣鸡,我告诉你长远规划是XXX,短期目标是YYY,里程碑要考虑好MVP方案。你问他怎么落地,具体的某些问题如何解决,他回你一句,自己去领悟。
  伸手抱怨躺平型咸鱼
  这种类型有很多典型的特性,比如:
  伸手党:搜索引擎都不会用或者说懒得用,伸手就要答案,或者期望遇到一个大佬化身为圣母,帮他解决所有问题;
  抱怨党: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求助大佬或蒙不做声,回头在技术群吐槽抱怨,事前不评估、事中不解决、事后不复盘;
  躺平党:不学习、不听劝、有太多自己想法而很少去doing,KPI、OKR、团队目标关我什么事情?偏见多又刚愎自用;
  综合特点:为现状焦虑,没有毅力践行决心改变现状,三分钟热度,时长憎恶自己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混迹于各大QQ群微信群,他们以最普通的测试身份埋没在互联网的狂欢里,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
  公司
  国内做软件测试的同学还是蛮多的,或许我们在很多技术大会或者QQ微信群经常能看到BAT等大厂的测试同学,
  然后为他们的高薪和面对技术难题的侃侃而谈心生羡慕,误以为整个软件测试圈子都是人均BAT,觉得自己努力一把自己也行。但真的是这样么?不见得如此。
  有些比较喜欢在各种技术群带薪聊天的同学,可能下意识的忽略了那些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小公司或传统企业外包企业的测试,拿着微薄的薪水,为项目黄了而被裁员整日担心,加着最多的班,没调休没加班费没打车补贴。
  事实的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互联网领域,大部分人就是在这些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小公司或传统企业外包企业。所以为什么会有上面所说的薪资以及技术的巨大差异,
  客观原因是公司及所处的环境以及平台不需要你有多好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主动去学习自己的未知领域,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壁障和思维上的重构;主观原因则很简单,好逸恶劳待在舒适区是生物的本能。

打印本页 | 加入收藏

上一篇:值得收藏的支付的功能测试点,面试用得到    

关闭  
主要城市: 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长沙
全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