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职场小白或者要跳槽的老司机来说,是否加入创业公司,还需要考虑自身的素质。本文作者在30岁时,从一家省心舒服的公司换到一家创业公司,经历了一次“生长”。对一个创业公司的员工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这篇文章是她的思考。
一、执行力与创造力
这个词在耳边出现的频率绝不少于小时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好好学习是执行力,天天向上是创造力。举个例子,我们一个小伙伴一个月做了 500 个 PPT ,是执行力,在之后的工作中, PPT 越来越好看,就是创造力。
当大量工作累积的时候,执行力是自然的,创造力则因人而异了。其实我更想强调的是持续的执行力才是创业公司真正需要的,越战越勇的人。创业公司一直是向前冲的,不可能队友已经开枪了,你的子弹还没上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组的负责人,她收到老板的各种任务时,首先想的永远是最容易实现的解决办法,然后马上行动。大到年度计划,小到一张急用的海报,都以最高效率搞定。
不光在工作中,生活上也是,执行力已经是一种习惯。
二、自驱性
与小时候的积极主动差不多,只不过长大的自驱性还需要我们自律。
自驱性不是习惯可以培养,也不是通过学习可以做到的。我见过的自驱性强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着自己所做的事儿。
最典型的应该是我们老板了,他说过工作就是他的爱好与乐趣,他就是喜欢看后台数据,就是喜欢去钻研。当然,他最近把听歌也改成了听课。
这种因热爱而生的自驱性,会推动着你自我迭代。自驱性的强弱因热爱程度不同而异,自驱性的持久因是否自律而不同。毕竟,光有一腔热血的人比比皆是。
三、抗压性
这是到创业公司考核员工的标准之一。我把抗压性理解为稳定性,创业公司需要稳定性高的人,包括工作状态稳定,情绪稳定,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在创业公司,除了大量的工作之外,基本每天都会做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很容易搞砸,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很低,即使自己很乐观,压力也是如影随形的。加入公司 3 个月左右,我突然一直耳鸣,以为是晚上休息不好,后来合伙人跟我说她这样都好久了,就是压力大。
我才意识到很久没有理自己的情绪了。之后,也会偶尔周末去公园晨练,听听舒缓的自然音乐,看些喜欢的电影,去学习去思考......
有的人会化压力为动力,去做更多的工作。当然,每个人释放情绪的方法不一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很多时候,我们把疲乏归结为压力大,实际疲乏只是过度劳累,真正的压力来自于焦虑和不确定。记得许知远问陈嘉映:“现代人如何克服巨大的成功焦虑?”
陈嘉映的大意是,盯准一个事玩命干,直到你知道你干不了。我们的行动好像一个目标,去做,去行动,去创造,才知道目标在哪里。在你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其实那个目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形。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啊,良好的实践就是目的本身。
四、变化
选择了创业公司,就一定要有随时接受变化的准备。这种变化可能是你做了一天的工作不需要做了,也可能是把你调到完全陌生的岗位,还可能是公司战略的临时调整。
可是,当公司战略调整了,你觉得不对怎么办?当临时让你做的新事情效果一点都不好怎么办?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
我也有过这样的不解,后来我发现,当你不纠结于这个问题本身时,就会解决。让自己从这个思维中跳出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特别是当变化失败的时候,可以总结反思,下次可以更好,但不要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质疑团队,也不要质疑老板,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样做是对的。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五、自我认知
最近才越发体会到自我认知的重要,简单的说,就是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诚实。性格、意识、行动、注意力等多方面的觉察都是自我认知的范围,我只从定位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说。对定位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对能力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你的工作效率。
定位不是工作岗位给你的定位,也不是老板给你的定位,是你对自己在公司的定位。
其实从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没当做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因为喜欢这个事儿和这些人,想着大家一起实现更优质的学员体验,打造更实用的课程,帮助更多人成长。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因为本身创业公司初期权责没那么分明,需要更多的承担,所以要给自己定位,也是确立自己加入一家创业公司的发心。
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团队协作的,能力的自我认知可以让自己快速判断如何处理手中的工作,尽量不要让工作环节卡在自己的手里,要把这个球传下去,做不到要及时说。
六、标准
标准的重要性在创业初期是感觉不到的,随着公司业务稳定、团队人员增加、岗位逐渐明晰,就会发现标准是实现稳定增量的前提。为什么这么说?越标准化,受人的制约越小,公司整体业务铺开的面积越广,速度越快。
越早梳理标准流程,各部门协作越便捷,对外也会留下专业的印象。从沟通话术、岗位流程、部门协作流程,跨部门协作流程等都需要逐步完善与迭代,重要的是执行到位。
对于标准是否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我的答案是不会,至少在创业公司是不会的。每个岗位的标准都是自己制定的,让工作更高效,就会去不断优化标准,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七、健康
进入公司3个月左右,我开始耳鸣。6个月左右,我心脏不是很舒服;9个月左右,觉得自己反应慢了;最近基本睡眠都不好,颈椎也出现了问题。所以有时候很羡慕公司里刚刚毕业的小伙伴,同样是一晚上通宵,第二天我会整天都在飘,好几天缓不过来。
前几天,与一个年龄相仿也在创业公司的朋友见面,发现她面色红润,她说是粉底遮的,前一天晚上三点才睡觉,还要这样坚持两个月。尽管目前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只是疲累,她也觉得这么熬下去,身体早晚会出问题。
所以如果 30 岁左右,想加入创业公司的朋友,要综合考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八、困惑
在日复一日的奋战中,曾经有 2 个问题困惑着我,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答案。
1、管理知识储备与实际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有很丰富的管理学相关知识,研究大量管理案例,他的管理能力一定很好吗?如果实际管理水平没那么好,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这只是我在某一阶段的疑问。
我问了管理学相关的老师,我在他推荐的《管理者而非MBA》的第八章“实践中的管理开发”里找到了答案。
这章的开篇词是:我们都需要大规模而又是针对个人度身定制的行动学习。
接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管理中或许存在着一些天生本能的成分,但是它还是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通过实践,还要能够在实践的同时进行概念性的洞察。
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学知识与实际管理能力不一定成正比。管理能力是需要用管理学知识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并发现新的问题,再去学习相关知识......是一个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过程。
大量的管理学知识或许会帮助管理者少走些弯路,也可能会用不适合自己公司的管理方法去实践,效果反而不好。所以这里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培训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周围大多数工作优秀的人没有参加过培训,那么培训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有没有人是习惯性培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观察,我找到了答案。还是回到了自我认知,要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缺什么。这个自我认知要把自己清晰地分层,思维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自己究竟在什么位置,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而不是看到什么好,什么自己不会,什么自己感兴趣就一通报了很多。
培训只是自己持续成长的一种较快的方法。如果不培训,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总结也会达到目标。培训不能让一个人参加完就优秀或者卓越,不过它是你实现理想的加速器。培训讲的知识不是你的,思考了、实践了才是你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清楚的了解自身状况,有节制地选择培训,之后一定要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