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行业
请选择职位
请选择省份
请选择城市

一个程序员的自白(无知之者)

时间: 2018-10-30 09:28   作者: wc的一些事一些情   点击次数: 
 

有人说,父母亦老师,但父母并没有告诉他人生是用来折腾而不是用来舒服的;有人告诉他,老师是启蒙者,但老师并没有告诉他,学无止境原来是跟自己的人性死磕到底。有人告诉他,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导者,但那人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些真相搞得他在自己面前显得多么地无知。

 

  人生是用来折腾的,不是用来舒服的

如果有人告诉他,人生是用来折腾的,舒服是留给“躺着”的人的,那么他的大脑就不会总是出现各种“折腾终点”的幻想。如果人生是用来折腾的,那么他的大脑就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想那些“人性化”的事情,而是思考有哪些自己可以折腾的或有什么事情是可以经得起数十年的折腾的事情。既然人生是折腾的,那么就不会存在“什么时候可以放假”,“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什么时候可以退休”等命题,自然而然地更不会去思考什么时候可以一身清闲,什么时候可以财务自由,什么时候可以环游世界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想他就不会去思考到底多少年薪才算高薪,做到怎么样才算成功,人生到底活成怎么样才算有意义等等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因为人生是用来折腾的,如何才算折腾,看看有哪些事情是别人不愿意做的,去做就对了。别人不愿意6点起床,那你就559分起就好;别人喜欢各种好吃,那你就怎么清淡怎么吃就行;别人不愿意学习,那你把行业最基层最难啃的书把它们都啃了准没错;别人不愿意运动,那你每天把自己拉去随便一个能跑上数千米的地方跑一遍就够了;别人喜欢抱着手机24点都不愿意睡觉,那你一回家就把手机丢一旁23点准时趟床上你应该会很难受。如果早知道这个真相,我想他就不会浪费那么多精力和情绪在无谓中挣扎了。

 

  学无止境,说白了就是跟自己死磕到底

  我问他,学习累吗?累,肯定累。那你平时怎么学习?看书和订阅号。看的都是什么书?别人看不下去的书。订阅的都是什么号?只看两个号,一个是不断告诉我人生是用来折腾这个事实的号,另一个是不断告诉我怎么可以自我折腾的号。我想,他受够了那些不正确的输入,所以他只会认可那些“肯定”正确的事情以及不会去做那些“肯定”错误的事情。所以去发觉人生有什么事情是‘“绝对”正确的,他发现了大家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他还去寻找不认同这个答案的存在,但他没有找到反驳这个观点的答案,所以他得出学习是“绝对”正确的结论。但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得很疲惫,因为他不知道原来持续的学习是那么的累。特别是做一些跟自己所想有极大反差的思想是无比痛苦。他带着“学习累吗”的问题去问遍了整个互联网,没有找到“学习不累”的论证,更多都是视学习为逆人性行为。在“人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学习是一件逆人性的事情”的两个充分且必要(必要是因为他只做正确的事情)的条件下,成为了“人生是用来折腾”的论点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具有客观逻辑的事实下,他接受了学无止境就是一个跟自己死磕的事实观点。

 

  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别人告诉的他的这个“论点”时,他无法反驳,说明这又是一个真命题。但现实中,我们自己好像永远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一样而做出各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和行为。认真观察一番,行为需要认知指导,他在根据自己的“默认值”或者根据各种外界潜移默化的输入作为标准去引导自己。既然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那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标准?很简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学习,去思考,去论证。这又可以反过来解释学习的“绝对”正确。在人生需要学习以及学习的逆人性的两个充分又必要的条件下得出了人生就是各种折腾的过程。在这几个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还会有什么理由可以抵抗呢。

 

  写到最后

  情绪是各种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原来一本书可以这么厚,原来一碗青菜可以那么的素,原来1千米的距离那么的长,原来22点是那么的早……原来这些通通都是毫无逻辑和毫无依据的虚实。在这三个真相面前,他输入的99%信息和情绪都经不起推敲的,除非他不承认逻辑的存在。所以他终于知道了不是社会浮躁的虚实,而是自己缺少本质的认知导致自身浮躁所造成的假象。

打印本页 | 加入收藏

上一篇:如何招到一个靠谱的程序员    

关闭  
主要城市: 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南京 武汉 长沙
全部城市: